儿童的视力发育有其独特的关键期和敏感期,早期进行视功能的监测极为必要。出生后3个月、30个月以及3岁是弱视发生的三个关键时间点。
在出生后的3个月内,明显的屈光间质混浊(如先天性白内障)所致的形觉剥夺性弱视,可造成明显且永久性的视力下降,患眼视力常为0.1或更差。
出生后3个月至30个月之间,相似的形觉剥夺也可以导致严重的视力下降。
如果3岁以内及时发现屈光不正或斜视并予以治疗,那么发生弱视的风险就会减少。
因此,对新生儿进行眼部疾病筛查,并在3岁前开展婴幼儿和儿童的视力筛查对预防和治疗弱视十分重要。
提醒各位家长:不要以为孩子小,就不用去医院定期检查眼睛。建议幼儿每半年进行一次眼部检查。
白内障防治重点在2-3月龄前
2-3月龄这么早?没错。
先天性白内障是儿童可治性致盲性眼病,其防治的重点即为早发现早治疗,尽量在患儿2-3月龄前,即第一个弱视发生关键点之前完成手术。
家长如何在家中自行观察呢?如果小朋友“黑珠发白”,抓物不准确或者遮住一只眼后使劲想推开遮挡物,就可以到医院排查一下了。不是吓唬家长,除了白内障,其他一些儿童眼病如“视网膜母细胞瘤”“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症”“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等都会有类似表现。
令人欣慰的是,先天性白内障若能早期手术,辅以术后合理有效的光学矫正和弱视训练,绝大多数患儿可正常生活和学习,与常人无异。
“斗鸡眼(斜视)”也可手术干预
门诊经常会遇见家长来问医生“我家孩子这是斗鸡眼吗?”很多孩子就毁在家长因为不确定是不是斗鸡眼(斜眼),或者觉得孩子小,长大以后会好的这种心态上。
如果家长发现小朋友发愣的时候有一只眼睛向内或外偏斜,或者看近时“斗鸡”得更厉害,看远尤其阳光下喜欢眯眼时,就要带孩子来医院排查了。
由于视力和双眼视功能的发育关键期是在出生后的2-3岁内,在美国,先天性斜视患儿首次手术的标准年龄是12-18月龄,在欧洲是2-3岁。
早期或极早期手术会有更好的双眼视功能结果,因此,应该尽早手术干预,手术完全可以在6个月到2岁之间完成。
家长们切不可盲目拖延手术时机,从而错过视力和双眼视觉发育关键期,造成不可逆的视力或双眼视觉丧失而致弱视。
弱视≠近视 可别大意了
一说弱视,很多家长会以为,那不就是近视么。又错了!
弱视是指儿童在视觉发育关键期内,由于异常的视觉刺激所导致的功能性视力下降。
所谓异常的视觉刺激包括:
形觉剥夺如先天性白内障或上睑下垂等;
斜视,屈光不正如远视、散光或近视;
屈光参差是指双眼的屈光度相差大于250度,屈光度较高的眼则会形成弱视。
若家长怀疑孩子存在弱视情况,在家中可进行简单测试。
例如,把孩子喜欢的玩具放前面,看孩子是否能及时发现;拿玩具在孩子面前移动,看孩子是否跟着移动。
最终还是要通过医生专业的判断来确诊是否是弱视早诊治的重要性在于以下三点:
一、尽早发现弱视高危儿童
二、尽早检查、诊断并确定发生弱视的危险因素
三、尽早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提高患儿的视功能和弱视治愈率
有些家长等上了小学才带着孩子到医院作正规视力检查,一查往往三四百度。为什么呢?在儿童出生后早期,由于眼球较小,会存在+300度以内的远视,这部分远视称为“生理性远视”。随儿童发育,远视度数会逐渐降低,至7岁左右,远视度数降至+100以内,之后若用眼习惯不好会逐渐出现近视。因此,儿童先天性近视的发病率很低,仅约2%,绝大多数儿童的近视出现在学龄期,即上小学以后,一般在9-10岁开始。
还有一部分家长要特别留点心。若孩子存在长期过度用眼,或出生低体重,或早产,或有近视家族史等因素,容易导致近视的提前出现。通常出现近视的年龄越小,近视度数增加的速度越快。而若进展为高度近视(-600度以上)则会带来许多潜在的眼科疾病风险。
医生建议在小学前,家长一定要带孩子去正规医院做一个视力的全面检查。
如何防控近视?
当爸妈的可要记住了
①足量的户外运动每天累计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是非常有效的近视预防方法。
②减少近距离用眼减少连续的近距离工作,每连续阅读30-40分钟,需休息远眺10分钟。
③改变不良的读写习惯如光线过强或过弱、摇摆阅读、读写或握笔姿势不当、长时间弹琴或使用电子产品等。
④勿讳疾忌医对于已经形成近视的儿童,要配戴合适的矫正眼镜,或辅以角膜接触镜、药物治疗等方式延缓近视的加深。
这里小爱还要提醒的是,很多家长“带娃”方式就是给个手机换太平,坚决不可取。
好,最后敲黑板划重点了:
一、先天性白内障的手术应在生后2-3月龄之前完成;
二、先天性斜视的手术建议在2岁前进行;
三、弱视矫正的关键期为3岁至6岁,越早治疗视力预后越好;
四、近视的防控重点是预防近视的出现,并延缓近视的加深,防止其形成高度近视。
- 上一篇:儿童近视和散光有什么区别?
- 下一篇:如何远离最常见6大儿童眼病